--《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》政策解讀
建設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,對降低資源對外依存度,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重大意義。2021年3月11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《綱要》的決議,明確提出:“加強廢舊物品回收設施規劃建設,完善城市廢舊物品回收分揀體系”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發改環資﹝2022﹞109號,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為“十四五”時期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明確了方向和路徑。
一、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
《指導意見》提出以便利居民交售廢舊物資為原則,以扎根社區、服務居民的回收網絡為基礎,以加強廢舊物資分揀中心建設為關鍵支撐,借助信息化手段,推動廢舊物資專業化回收,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建設,為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。同時,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農村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建設,強調結合城市、農村不同特點,合理布局回收交投點和中轉站;創新管理方式,鼓勵采用特許經營等方式授權企業開展廢舊物資回收業務,支持龍頭企業通過連鎖經營、特許加盟、兼并合作等方式,整合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,提升站點回收管理效率。要求合理布局綠色分揀中心,分類推進綜合型分揀中心和專業型分揀中心建設,推行“互聯網+回收”模式,支持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,構建全鏈條綠色回收信息平臺和追溯系統。
《指導意見》明確要推進60個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,對全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。
二、推動高質量發展,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
《指導意見》以實現再生資源產業集聚化發展為重要任務,鼓勵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、中原、蘭西等重點城市群,建設區域性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基地。要求加大先進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,推動開展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,支持企業加強技術裝備研發,在精細拆解、再制造等領域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和大型成套裝備。還強調要加強行業規范管理、環保監督、依法打擊非法拆解改裝等行為。
《指導意見》以大幅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行業集聚化、規模化、規范化、信息化為目標,著力改善“散亂污”狀況,將促進并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,形成引領效應,全面規范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。
三、構建新發展格局,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和再制造產業發展
以構建二手商品交易新發展格局為出發點,《指導意見》提出要豐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,鼓勵二手商品網絡交易平臺、“跳蚤市場”、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和專區,社區二手商品寄售店、寄售點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二手商品流通體系建設和運營,以及定期組織社區交易活動、各級學校舊書交換活動等多種方式,多措并舉促進二手商品交易。要求分品類完善二手商品鑒定、評估、分級等標準體系,培育權威的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,完善計算機類、通訊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信息清除國家標準規范,研究解決二手商品知識產權問題,規范二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。還要求通過行業監管、信息安全監管、誠信體系建設共同加強交易平臺、銷售者、消費者、從業人員信用信息共享,引導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企業健全規范交易規則,為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。
《指導意見》還瞄準汽車零部件、工程機械、機床、文辦設備等再制造品類,推廣應用無損檢測、增材制造、柔性加工等共建共新技術,支持隧道掘進、煤炭采掘、售后維修、保險、物流等領域應用再制造產品和服務。
四、立足新發展階段,完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政策保障體系
經過多年努力,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初見成效,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,亟需完善政策保障體系。《指導意見》立足實際,著力解決用地保障這一關鍵問題,提出各地區要將交投點、中轉站、分揀中心等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相關建設用地納入相關規劃,并將其作為城市配套基礎設施用地,并明確提出保障回收車輛合理路權。加大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基地、二手交易市場等合理用地的支持。《指導意見》還在投資財稅金融支持政策方面,強調加強重點項目支持,依法落實和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,加大政府采購力度、加大投融資力度、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等。在完善統計體系政策方面,《指導意見》提出健全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統計制度,完善統計核算方法,建立并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重點聯系企業制度,推進企業、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數據信息對接。
《指導意見》強調各地要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,精心組織安排本行政區域內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工作,結合實際明確重點任務。國務院有關部門統籌協調,加強工作指導和政策支持,為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掃除障礙,全面保障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。
來源:國家發展改革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