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的特鋼,氣溫持續上升,廠房內早已進入了“桑拿”模式,可特鋼公司卻有這樣一群鋼鐵工人,他們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怕熱,頂著高溫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,用辛勤和汗水詮釋奮斗的意義。
燒結廠:爐窯戰高溫,他們埋頭苦干。
按照公司檢修安排,二線爐窯開展大修工作,此次檢修項目多,工作任務重。在爐窯窯尾處,鉗工班長朱順泉正帶領班組成員對窯尾密封罩進行焊補,此處是防止爐窯生產過程中粉塵外溢的關鍵部位,修補質量的好壞關系到無組織排放是否符合環保要求,為保證焊接質量,朱班長詳細制定施工方案,提前辦理工作票并嚴格落實安全措施。到晚上八點,歷時十三個小時圓滿完成了窯尾密封罩的焊補任務。對他們來說,保證設備正常運轉,就是必須要拿下的任務。炎炎夏日、熱浪襲人,他們戰高溫、斗酷暑,日夜堅守一線。
煉鐵廠:高爐戰隱患,他們沖鋒陷陣。
高溫模式下,設備的良好運轉至關重要。而高爐的每一個角落,都有一群“火頭兵”式的檢修工,他們爬上爬下,共同守護著高爐上每一臺設備。設備正常運轉時,他們認真做好點檢、巡查,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;設備突發故障搶修時,他們又沖鋒在前,以設備完好為己任。這不,在3#高爐爐前液壓站檢修現場,液壓班長張艷平正全神貫注地進行著液壓站改造后的調試工作,從上班到下班始終不離現場半步,他們與高溫“親密”接觸,即使有軸流風機不停地降溫,但工作服還是濕了又濕。高爐余熱和現場的高溫攪和在一起,讓人燥熱無比,而張艷平和檢修車間的工友們硬是堅持了下來,確保檢修任務圓滿完成。
“既然選擇了檢修崗位,就不畏困難,只要設備能正常運轉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。”張艷平這樣說道。
煉鋼廠:轉爐戰爐火,他們義無反顧。
他們是轉爐線精煉爐爐前工,以精煉爐平臺為戰場,以鐵锨、操作鈕、取樣器、測溫槍為武器,時刻正確分析、判斷和處理生產、設備、運行過程中的事故苗頭,時刻關注設備異常、故障、安全裝置異常等情況。細心與耐心是他們練就火眼金睛的法寶,堅守和毅力是他們忍受高溫煎熬的良藥。精煉爐平臺上24小時全天候作業成全了他們“高溫戰斗士”的稱號,也注定了他們必須要在炎熱的酷暑往來奮戰。但不論是守在鋼花飛濺的爐門前觀察冶煉情況,還是冶煉過程中的異常處理,亦或是檢修后的再次生產……他們始終堅守在精煉爐平臺這座“火焰山”上。而此時此刻的汗流浹背正是如火高溫賜予他們最真實的寫照。
軋鋼廠:鋼鐵的溫度,心中的熱情。
一根根高溫鋼坯進軋機、上冷床、過精整、打包、出庫,軋鋼人在每一道工序中都是與高溫相伴,他們認真負責,不允許操作中有絲毫差錯;他們火眼金睛,嚴把質量關,軋制出一批批精品鋼材。烈日酷暑中,他們守護軋線的腳步卻不退縮,誓與高溫比高下,執著努力的樣子讓身旁的紅鋼似乎也沒有了溫度,處處飛揚的汗水在軋線上閃著亮光。此刻,鋼鐵的溫度有多高,他們心中的熱情就一定有多高,他們是最有“溫度”的勞動者,是最“溫暖”的軋鋼人。
鋼管廠:多彩的顏色,奮斗的力量。
在鋼管廠加熱爐大修現場,頂頂紅、黃、藍的安全帽,肩負著不同的責任,卻有著相同的初心。為了檢修順行,主動放棄節假日休班,天天泡在現場,酷暑高溫不放棄,遇到技術難題,集思廣益大膽設想,一次一次試驗,一遍一遍改進,許多小技改得到推廣,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,又增加了生產效益。藍色的工服、棕色的勞保鞋是每一位特鋼維修人工作時的標配,一次次加班檢修中,不分白天與黑夜,沒有怨言和拖沓,只看見他們掛著滿臉的汗水在討論著方案,滿身的油污在機器旁搶修著,腳下笨重的勞保鞋踏水、踩油早已面目全非,但他們全然不顧。因為,在他們眼中,工作才是最最重要的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動力廠:緊抓點檢,經受高溫“烤驗”
上午10點,空氣炙烤,制氧2#空分低壓配電室分子篩電加熱器故障,無法開啟,動力廠電氣車間班長孫研軍正帶領班組成員對故障點進行排查處理,此刻的他們絲毫不顧汗水,藍色安全帽下是他們一絲不茍的專注眼神。
高溫天氣對設備的正常運行有很大的負面影響,甚至會燒壞電機。對此,電工班每天對電器設備的溫度數據進行采集,經過分析之后,對溫度較高的安裝軸流風機進行降溫。一個個身影穿梭在配電室、閥門組平臺、電纜溝仔細檢查著,他們不講外界因素,一心只為設備運轉正常。看著濕透的工作服,他們經受住了設備高溫“烤驗”。
倉儲部:伏天烈日,他們在熱浪里沐浴。
炎炎夏日,熱浪滾滾。在車水馬龍的鐵路專用線上,一列首尾不見頭的列車正抓緊卸車,調車員頭頂烈日,行走在炙熱的鐵道線路上,為原料的卸車開展調度作業。他們不懼烈日與高溫,嚴格落實標準化作業要求,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,卻影響不了他們堅守崗位的信念。高溫來襲,炙烤的感覺讓待在室外的每一分鐘都是對身心的巨大考驗,但鐵路線上的青年仍然奮戰在各自工作崗位上,用堅守和奉獻詮釋奮斗的意義。他們不喊苦、不怕熱,用汗水與耐力告訴我們什么是堅守。